
篩網堵塞:透篩率下降的核心癥結:
在礦山尾礦處理、環保固廢處置等領域,尾礦脫水篩是實現 “尾礦干排、水資源循環” 的關鍵設備,其運行穩定性直接影響生產效率與環保達標率。然而,受尾礦特性(高濕度、高含泥量)、工況環境(粉塵、振動)等因素影響,設備易出現各類故障。本文將梳理尾礦脫水篩的四大常見故障,解析成因并提供實操性維修方案,助力企業快速恢復生產。
一、篩網堵塞:透篩率下降的核心癥結
篩網堵塞是尾礦脫水篩最頻發的故障,表現為篩面物料堆積、細粒無法透篩、脫水后尾礦含水率升高,嚴重時甚至導致設備過載停機。
(一)故障成因
物料特性適配不當:尾礦含泥量過高(超過 20%)或顆粒黏結性強時,細泥易附著在篩孔表面,逐漸形成 “泥膜” 堵塞篩孔;若篩網目數選擇過大(如針對粗粒尾礦選用 100 目以上篩網),也會導致顆??ㄔ诤Y孔中。
設備參數設置不合理:振動頻率過低(低于 15Hz)時,篩面振動強度不足,無法有效抖落黏附物料;篩面傾角過?。ㄐ∮?12°),物料在篩面停留時間過長,易堆積壓實堵塞篩孔。
清網裝置失效:部分尾礦脫水篩配備的彈球清網、超聲波清網裝置,若彈球老化破損、超聲波振子故障,會失去輔助清孔作用,加速篩網堵塞。
(二)維修與解決措施
緊急處理:停機后拆除篩網,用高壓水槍(壓力 0.8-1.2MPa)沖洗篩孔,清除表面泥膜;若有顆???,可用細鐵絲逐個疏通(注意避免劃傷篩網)。
長期優化:根據尾礦粒度調整篩網規格(粗粒尾礦選 30-60 目篩網,細泥尾礦選 10-20 目篩網);將振動頻率提升至 18-25Hz,篩面傾角調整為 15°-18°,增強物料流動性;更換老化彈球、維修超聲波振子,確保清網裝置正常運行。

振動異常:設備運行不穩的信號:
二、振動異常:設備運行不穩的信號
振動異常表現為設備運行時振幅忽大忽小、機身劇烈晃動、伴隨異常噪音(超過 85 分貝),長期忽視會導致軸承損壞、機架開裂,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
(一)故障成因
激振器故障:激振器是產生振動的核心部件,若內部偏心塊松動、磨損,會導致激振力不均衡;軸承缺油或磨損卡死,會使激振器運轉阻力增大,引發振動紊亂。
支撐彈簧失效:設備底部的支撐彈簧若出現老化變形、斷裂,會失去減震與穩定作用,導致篩箱振動傳導失衡,出現晃動。
物料偏載:進料口布料不均,導致物料在篩面一側堆積,篩箱受力失衡,產生 “單邊振動”。
(二)維修與解決措施
激振器檢修:停機后打開激振器端蓋,檢查偏心塊螺栓是否松動,若松動需用扭矩扳手按規定力矩(通常 35-45N?m)緊固;檢查軸承磨損情況,若軸承內圈出現劃痕、滾珠脫落,需更換同型號軸承(建議選用 SKF、NSK 等品牌),并加注鋰基潤滑脂(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的 1/3-1/2)。
彈簧更換:更換斷裂或變形的支撐彈簧,確保新彈簧規格(直徑、高度)與原型號一致,且四個彈簧高度誤差不超過 2mm,保證篩箱水平受力均衡。
進料調整:檢查進料溜槽是否偏移,若偏移需校正溜槽位置;在進料口加裝分料板,使物料均勻分布在篩面,避免偏載。

脫水效果差:尾礦含水率超標的關鍵問題:
三、脫水效果差:尾礦含水率超標的關鍵問題
脫水效果差是尾礦脫水篩的核心功能故障,表現為脫水后尾礦含水率超過設計值(通常要求≤15%)、濾液渾濁帶渣,無法滿足干排或運輸要求。
(一)故障成因
篩網破損或密封不良:篩網出現裂縫、孔洞時,粗粒尾礦會直接漏入濾液,導致濾液帶渣;篩網與篩框密封膠條老化脫落,會使邊緣物料未經脫水直接滲漏,影響含水率。
真空度不足(針對真空式脫水篩):真空系統的真空泵故障、管道漏氣,會導致篩面真空度下降(低于 - 0.06MPa),無法有效吸附水分;濾布堵塞或破損,也會降低水分過濾效率。
物料處理量過大:超出設備額定處理量時,物料在篩面停留時間過短,水分未充分分離即排出,導致含水率升高。
(二)維修與解決措施
篩網與密封檢修:更換破損篩網,重新粘貼老化的密封膠條,確保篩網與篩框無縫貼合;定期檢查濾布(真空式),若堵塞需用清水沖洗,破損則及時更換。
真空系統維護:檢查真空泵油位,不足時補充專用真空泵油;用肥皂水涂抹真空管道接口,若出現氣泡則用密封膠帶加固;調整真空泵轉速,確保真空度穩定在 - 0.07 至 - 0.09MPa。
負荷控制:根據設備額定處理量(如 100t/h)調整進料速度,可通過加裝變頻給料機實現流量精準控制,避免超負荷運行。
電機過熱:設備動力故障的預警:
四、電機過熱:設備動力故障的預警
電機過熱表現為電機外殼溫度超過 80℃、運行噪音增大、電流值超出額定范圍(如額定電流 15A,實際達 20A),若持續過熱會導致電機燒毀,中斷生產。
(一)故障成因
過載運行:設備故障(如篩網堵塞、激振器卡滯)導致電機負載過大,電流升高,產生過量熱量;進料量突然增大,也會使電機短期過載。
散熱不良:電機風扇損壞、散熱孔被粉塵堵塞,導致熱量無法排出;電機周圍環境溫度過高(超過 40℃),也會影響散熱效果。
電機內部故障:繞組絕緣層老化破損,引發短路;軸承磨損導致轉子偏心,增加運轉阻力,產生熱量。
(二)維修與解決措施
過載排查:先停機檢查設備是否存在篩網堵塞、激振器卡滯等故障,排除后再啟動電機;通過電流表監測電流,確保不超過額定值,必要時降低進料量。
散熱優化:更換損壞的電機風扇,用壓縮空氣清理散熱孔粉塵;若環境溫度過高,可在電機周圍加裝散熱風扇或遮陽棚,降低環境溫度。
電機檢修:若懷疑繞組短路,需由專業電工用搖表檢測絕緣電阻(應≥0.5MΩ),絕緣不良則需重新繞制繞組;更換磨損軸承,確保轉子運轉順暢。
故障預防:降低故障率的關鍵舉措:
五、故障預防:降低故障率的關鍵舉措
除針對性維修外,日常預防能大幅減少故障發生:
定期巡檢:每日檢查篩網、支撐彈簧、電機溫度;每周檢查激振器潤滑、清網裝置;每月進行全面拆機檢修,更換易損件(如密封膠條、彈球)。
規范操作: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設定參數(振動頻率、傾角、處理量),避免違規調整;進料前預處理尾礦(如添加絮凝劑降低黏結性),減少對設備的損耗。
人員培訓:對操作人員進行故障識別與應急處理培訓,確保能及時發現異常并停機,避免小故障擴大為大問題。
結語
尾礦脫水篩的故障處理需 “對癥下藥”,明確故障成因是高效維修的前提。企業在日常使用中,既要掌握常見故障的維修技巧,更要重視預防維護,才能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,提升尾礦處理效率與環保效益。若遇到復雜故障(如激振器整體損壞、電機燒毀),建議聯系設備廠家專業售后團隊,避免因自行維修不當造成二次損壞。